病例详情

介入资讯 - 病例夹
不可切除中晚期肝癌诊治思路

手术日期
2017-08-01
术者
雒夏
姓名:*** 性别:男 年龄:50
主诉
主因“腹痛1月”于2017年7月就诊我科,诊断:1、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2、原发性肝癌BCLC B期。
既往史
乙肝病史18年。
其他
母亲因“肝癌”去世
实验室检查
影像学检查
影像所见:
-肝脏大小、形态未见明确异常,肝叶比例协调,肝右叶不规则占位,大小约9.2*8.8cm,无明显包膜,增强后动脉期即开始强化,呈不均匀强化,门脉期强化渐渐增强,延迟期强化退去;肝右叶见多发低密度病变,增强扫描动脉期开始强化,延迟期强化退去;门脉充盈良好,未见狭窄、充盈缺损征象,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征象。
-胆囊不大,壁不厚,胆囊内未见明确阳性结石征象。
-胰腺、脾脏及双肾未见明确异常。膀胱充盈良好,壁光整。
-前列腺及双侧精囊腺形态、密度未见异常,未见异常强化。
-腹主动脉旁未见肿大淋巴结,腹腔未见积液征象。
诊断意见:
肝右叶占位,并肝内多发实性结节,考虑肝癌肝转移。
影像学检查
影像所见:
-双侧胸廓度对称,骨性结构未见明显异常。双肺下叶及左肺上叶舌段散在多发纤维索条影。肺门不大,未见肿大淋巴结,纵隔居中,未见软组织肿块,气管支气管通畅,未见狭窄,心影属正常。双胸腔未见积液,双侧胸膜增厚。
-所示肝脏内见多发不均匀低密度影。
诊断意见:
1.双肺散在陈旧性病变。
2.双侧胸膜增厚。
3.肝内多发低密度灶,考虑肝恶性肿瘤。
诊断与分期

2017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

原发性肝癌

CNLC分期IIb

BCLC分期B期

病毒性肝炎(乙型)慢性

治疗策略

肝胆外科会诊

考虑病灶大,切除难度大,且合并微脉管受累及卫星灶可能大,术后复发概率高,不建议手术治疗,建议介入减瘤。

TACE术

2017年8月1日行C-TACE(碘化油20ml、吡柔比星20mg、明胶海绵颗粒350um2支)

抗病毒治疗

恩替卡韦0.5mg qd po

靶向药物治疗

索拉非尼400mg bid po

2017年9月、11月行第二次、第三次TACE术
2018年5月第四次TACE术
2019年2月
影像所见:
“肝癌介入并射频术后”。
-肝脏形态不规则,肝右叶混杂信号灶,大小约7.9x6.7cm,平扫T1WI内见多发高信号,DWI呈高信号,增强后未见明确异常强化;肝右后叶等T1稍长 T2信号结节,直径约0.8cm,增强后早期轻度强化,延迟期强化近似周围肝实质;门静脉显示良好,未见明确充盈缺损影;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。
-胆囊不大,壁不厚;囊内未见异常信号。
-胰腺及双肾形态及信号未见明显异常,未见异常强化;胰管未见明显扩张左侧肾上腺外肢结节,直径约0.9cm,呈稍长T1长T2信号,增强后可见强化。
-脾大,信号均匀,未见异常强化。
-腹主动脉旁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。腹腔未见明显积液。
诊断意见:
1.“肝癌介入并射频术后”,肝右叶病灶未见活性,与前片(2018-5-22MRI)比较,大小变化不明显。
2.肝硬化、脾大。
3.肝右后叶异常信号结节,不典型增生结节?建议定期随访。
4.左侧肾上腺外肢结节,考虑腺瘤可能。
2019年6月
影像所见:
临床提示“肝癌介入治疗术后”复查:
-肝脏边缘不规整,各叶比失调,左叶及尾状叶增大,肝裂增宽,右前叶多发异常信号灶,最大约为83x72cm,T1WI呈混杂高信号,T2WI混杂低信号 DWI呈稍高信号,增强扫描病灶部分边缘可见强化:左外叶约10cm结节,早期强化,延时环形强化,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,门脉主干及其分支未见充盈缺损影,食管-胃底静脉曲张。
-胆囊不大,壁增厚,腔内未见异常信号影。
-胰腺形态、信号未见异常,胰管未见扩张,胰周脂肪间隙清晰,增强扫描未见异常强化。
-脾脏不大,T2WI序列上,脾实质小类圆形高信号灶,直径约为0.3cm,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。
-双肾形态 信号未见异常,肾实质内未见异常信号,增强扫描未见异常强化。
-腹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及积液。

诊断意见:
1.肝癌介入治疗术后,增强扫描病灶部分边缘可见强化,请结合患者相关检查综合判断,左外叶约1.0cm结节,早期强化,延时环形强化,考虑新发小病灶。
2.肝硬化、门脉高压(食管-胃底静脉曲张)。
3.脾脏异常信号灶,考虑脾囊肿。
MDT讨论第一次

-四次TACE术后甲胎蛋白持续正常,目前肝脏新发占位性病变,影像学符合肿瘤表现。

-建议再次TACE术,但反复TACE术可降低应答效果,且存在加重肝损害可能。

-如病灶持续进展加重可尝试换用瑞戈非尼。

-2019年7月1日行第五次TACE术,术中可见肝左内叶小肿瘤染色,肝右叶存在多发肿瘤染色,再次给与碘化油20ml、吡柔比星20mg、明胶海绵颗粒350um进行动脉栓塞。

2019年10月
影像所见:
“肝癌介入术后”
-肝脏边缘不规整,左叶及尾状叶增大,肝裂增宽;肝右前叶多发异常信号灶,较大者最大截面大小约8.7x6.8cm,T1WI呈混杂高信号,T2WI混杂低信号,DWI呈稍高信号,增强扫描病灶后缘动脉期明显强化,延迟期强化程度减退,DWI高信号;肝左外叶异常信号结节,T1WI稍低信号,压脂T2WI及DWI稍高信号,增强后早期可见强化,延迟强化减退,直径约1.3cm;肝右后叶上段动脉期斑片状明显强化,延迟期显示不明显:门脉主干及其分支未见充盈缺损影,食管-胃底静脉曲张。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。
-胆囊不大,壁不厚;囊内未见异常信号。
-胰腺、脾脏、双肾形态及信号未见明显异常,未见异常强化:胰管未见明显扩张。
-腹主动脉旁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。腹腔未见明显积液。
诊断意见:
1.肝癌介入术后改变,肝右前叶较大病灶后缘异常强化灶及肝左外叶结节,考虑肝癌,与前片(2019-6-14MRI)比较,病灶增大。
2.肝硬化、门静脉高压(食管-胃底静脉曲张)。
3.肝右后叶上段动脉期斑片状强化,随诊复查。
MDT讨论第二次

-C-TACE联合索拉非尼出现缓慢进展,且再次TACE术应答不佳。

-患者本人拒绝使用二线治疗措施瑞戈非尼。

-2019年10月行第六次TACE术(栓塞微球100-300um加载吡柔比星50mg、明胶海绵颗粒350um)尝试挽救性栓塞。

-2019年12月行第七次TACE术补充栓塞。

2020年1月9日
影像所见:
“肝癌介入术后”:
-肝脏边缘不规整,左叶及尾状叶增大,肝裂增宽;肝右前叶多发异常信号灶,较大者最大截面大小约8.8x77cm,T1WI呈混杂高信号,T2WI混杂低信号,DWI呈稍高信号,增强扫描后未见异常强化:肝左外叶异常信号结节,T1WI稍低信号,压脂T2WI及DWI稍高信号,增强后早期可见强化,延迟强化减退,长径约1.3cm;肝右后叶上段动脉期斑片状明显强化,延迟期显示不明显;门脉主千及其分支未见充盈缺损影,食管-胃底静脉曲张。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。
-胆囊不大,壁不厚;囊内未见异常信号。
-胰腺、脾脏、双肾形态及信号未见明显异常,未见异常强化:胰管未见明显扩张。
-腹主动脉旁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。腹腔未见明显积液。
诊断意见:
1.肝右后叶上段肝癌介入术后改变,与前片(2019-10-11MRI)比较病灶变化不大。
2.肝硬化、门静脉高压(食管-胃底静脉曲张)。
3.肝左外叶及肝右后叶下段异常信号灶,与前片(2019-10-11MRI)比较,变化不大,建议随诊复查。
2020年4月17日
影像所见:
“肝癌介入术后”:
-肝脏边缘不规整,左叶及尾状叶增大,肝裂增宽;肝右前叶多发异常信号灶,较大者最大截面大小约8.8x77cm,T1WI呈混杂高信号,T2WI混杂低信号,DWI呈稍高信号,增强扫描后未见异常强化:肝左外叶异常信号结节,T1WI稍低信号,压脂T2WI及DWI稍高信号,增强后早期可见强化,延迟强化减退,长径约1.3cm;肝右后叶上段动脉期斑片状明显强化,延迟期显示不明显;门脉主千及其分支未见充盈缺损影,食管-胃底静脉曲张。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。
-胆囊不大,壁不厚;囊内未见异常信号。
-胰腺、脾脏、双肾形态及信号未见明显异常,未见异常强化:胰管未见明显扩张。
-腹主动脉旁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。腹腔未见明显积液。
诊断意见:
1.肝右后叶上段肝癌介入术后改变,与前片(2019-10-11MRI)比较病灶变化不大。
2.肝硬化、门静脉高压(食管-胃底静脉曲张)。
3.肝左外叶及肝右后叶下段异常信号灶,与前片(2019-10-11MRI)比较,变化不大,建议随诊复查。
2020年8月第八次TACE术
影像所见:
-肝脏边缘不规整,左叶及尾状叶增大,肝裂增宽;肝右叶多发异常信号灶较大者最大截面大小约8.8x7.7cm,T1WI呈混杂高信号,T2WI混杂低信号 DWI呈稍高信号,增强扫描后未见异常强化;肝左内叶及右后叶下段异常信号灶直径分别约:2.0cm、1.7cm,T1WI稍低信号,压脂T2WI及DWI稍高信号,增强后早期边缘可见强化,延迟明显强化;门脉主干及其分支未见充盈缺损影。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。
-胆囊不大,壁不厚;囊内未见异常信号。
-胰腺、脾脏、双肾形态及信号未见明显异常,未见异常强化;胰管未见明显扩张。
-腹主动脉旁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。腹腔未见明显积液。
诊断意见:
1.肝右后叶上段肝癌介入术后改变,与前片(2020-4-17MRI)比较,病灶变化不明显。
2.肝左内叶及右后叶下段新发病灶。
3.肝硬化、脾大。
2020年10月22日
影像所见:
“肝癌介入术后”:
-肝S8段巨大肝癌介入栓塞治疗后改变,大小73x5.7cm,局部碘油廓清病灶边缘多发低密度灶,增强后边缘可见轻度强化。肝内多发类圆形低密度结节,较大者位于S4段,直径约2.5cm,增强扫描轻度强化。门静脉及其分支显示良好,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。
-胆囊不大,壁不厚,内未见明确阳性结石影。
-左侧肾上腺外支结节,直径约0.9cm,增强可见明显强化。
-胰腺、脾脏及双肾形态未见异常,密度均匀,未见异常密度影,未见明显异常强化。
-腹主动脉旁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影,腹腔未见积液。
诊断意见:
1.肝癌介入栓塞治疗术后,部分病变内碘油沉积,与前次片(2020-0923)相比,未见明显变化,请结合临床随诊复查。
2.肝硬化。
3.左侧肾上腺外支结节,考虑腺瘤可能,建议随诊复查。
2021年2月2日
影像所见:
-肝脏边缘不规整,左叶及尾状叶增大,肝裂增宽;肝右叶多发异常信号灶,较大者最大截面大小约10.8x7.5cm,T1WI呈混杂高信号,T2WI混杂低信号,DWI呈稍高信号,增强扫描后未见异常强化;肝左内叶及右后叶下段异常信号灶直径分别约:1.8cm1.7cm, T1WI稍低信号,压脂T2WI及DWI稍高信号,增强后早期可见强化延迟强化减退;门脉主干走行正常。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。
-胆囊不大,壁不厚;囊内未见异常信号。
-胰腺、脾脏、双肾形态及信号未见明显异常,未见异常强化;胰管未见明显扩张。
-腹主动脉旁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。腹腔未见明显积液。
诊断意见:
1.肝癌介入术后复查,肝脏多中心肝癌,病变内碘油沉积为术后改变,肝内病灶仍具活性,门脉未见癌栓形成,腹腔和腹膜后未见淋巴结转移,与前片(2020-8-12MRI)比较,病灶变化不明显。
2.肝硬化。
MDT讨论第三次
-患者病情再次出现缓慢进展,建议索拉非尼联合PD-1或者PD-L1。或者换用二线治疗。
-患者仍表示拒绝,希望再次TACE术。
2021年3月16日
影像所见:
-肝脏边缘不规整,左叶及尾状叶增大,肝裂增宽;肝右叶多发异常信号灶,较大者约11.7cmX71,T1WI呈混杂高信号,T2WI混杂高信号,DWI呈稍高信号,增强扫描最大者未见强化,周围小病灶动脉期强化,延迟期减退,最大者直径约2.3cm;门脉主干走行正常。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。
-胆囊不大,壁不厚;囊内未见异常信号。
-胰腺、脾脏、双肾形态及信号未见明显异常,未见异常强化;胰管未见明显扩张。
-左侧肾上腺结节样增粗,直径约0.9cm,增强扫描明显强化。腹主动脉旁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。腹腔未见明显积液。
诊断意见:
1.肝癌介入术后复查,肝脏多中心肝癌,最大者碘油沉积,与前片(202121)相比病灶未见明显变化。
2.肝硬化。
3.左侧肾上腺局部结节样增厚,建议复查。
治疗经过

2021年3月行第九次TACE术

2021年5月行第十次TACE术

诊疗体会
1.《中国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共识》推荐:TACE疗效欠佳,可考虑系统治疗,或TACE联合系统治疗
2.如患者拒绝进一步的二线治疗或联合免疫治疗,在肝功能Child-pugh分级为A/B期的患者,仍可尝试继续行TACE治疗。
3.此患者肝癌反复复发进展,TACE术治疗次数已达十次,联合索拉非尼生存时间达近5年(59个月)。
4.目前患者肝功能Child-pugh分级A级,PS分级0级,提示目前应答有效。

©2022 介入资讯 | 沪ICP备2020037217号-2